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乡:传统农业演绎别样精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6 11:4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献礼十八大  添彩新内乡”系列报道之十  
" N' q/ t- d2 a$ A
    深秋时节走菊乡,满眼尽是丰收景。如今在内乡这片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上,传统农业在向高效生态农业的嬗变中演绎出别样的精彩,肥沃的土地反哺给广大农民的不仅仅是丰厚的回报,还有一张张动人的笑靥!
  n- _' u, S6 p    “作为传统农业县,我们必须要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有所作为,必须要立足于“两不牺牲”这一基线,必须要靠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传统农业实现新跨越。”在县委书记全新明、县长李长江对全县农业发展这一思路的指导下,通过全县干群持续数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高效生态农业正在内乡变成生动的实践!6 }6 l2 p5 j" V9 ]0 h
    夯实农业基础,“靠天农业”的格局极大改观( O( a! v- a' N+ a( P% D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作为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内乡县,为尽快扭转“靠天农业”的被动局面,近年来,该县围绕“水”字做足做活了文章。
: g8 U2 A5 i, n9 J# L# x    “去年大旱,如果不浇水一亩地产麦最多300斤,有的田可能绝收,幸亏有了微喷浇地,去年我家小麦一亩地收了近千斤。”余关乡东孙沟三组农民曹金雪介绍说,她家共播种小麦8亩多,有6亩多能浇上水,现在她浇的是保苗催芽的头遍水,到了明年2月还要浇返青拔节的二遍水,3月份再浇一遍灌浆丰产水,一亩地三遍水只需60元就能保丰收,很实惠。
% U% x) j5 k+ O: R    曹金雪说的“微喷浇地”指的是打磨岗灌区高效节水示范区项目。打磨岗灌区位于县城东北部浅山丘陵地区,水源依托打磨岗水库,通过三年建设使灌区灌溉面积达到7.2万亩,涉及马山口、余关、王店3个乡镇31个行政村5.3万人。2011年度,全县筹措资金3637万元,在打磨岗灌区余关片区埋设管道101千米, 修闸阀房138座,给水栓1721个,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2012年度又在王店镇再次投入3600万元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目前,正在争取打磨岗灌区烟草水源工程,项目实施后,可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8万亩,使灌区总灌溉面积达11.78万亩。
7 A6 s5 [3 h- P: r8 c    打磨岗灌区的持续膨胀,使昔日的东大岗旱作农业区变为今日的旱涝保收区,并已基本形成了以烟叶、辣椒、林果和养殖为格局的特色高效农业经济发展区。根据《内乡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2010—2020年)》,内乡将依托打磨岗灌区、太山庙灌区、老龙潭灌区、丰收渠灌区4个万亩以上中型灌区,以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为重点,大力发节水灌溉工程。
# C  \0 b, Z% i* @    自2008年以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中低产田改造、水利灌区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全县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目前,全县有48个中小型水库、289个坝塘堰、52个提灌站、2000多眼深水机井,有效灌溉粮田4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50%以上。4个万亩以上中型灌区工程的实施,全县粮食生产的抗灾减灾能力将进一步提高。6 O' w, P+ S4 Y$ e
    旱改水工程的强力实施,“鱼米之乡”梅开二度。内乡部分乡镇有种植水稻的传统习惯,在80年代初,全县水稻种植面积更是曾一度达到8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1/10。然而,近年来,由于湍河水位下降,外出务工人员增加,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湍河两岸的“鱼米之乡”几乎销声匿迹。随着“工业强县”和“旅游名县”战略的强力实施,游客迅速增多,县产业集聚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特别是南方人口急剧增加,对大米的需求大幅增加,这为内乡县振兴水稻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6 N$ ^9 [6 l5 a7 [4 |
    近两年,内乡县抓住这一机遇,强力推进“旱改水”工程,从兴水和兴稻两方面抓起,以水利建设促进水稻发展,先后投入200余万元,沿着湍河两岸修复截潜流拦河坝,整修硬边渠3000米,疏通清淤渠沟1.5万米,解决水稻用水问题。
; M% R0 G# b: U    “水稻和小麦、玉米相比,每亩收益要高出400元左右,以前是缺水没法种,现在都是抢着‘旱改水’,用咱大多数农民的话说,这年头,谁不改谁是傻子呀!”。通过“示范户、示范方、示范村”分批推进,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现在水稻种植面积又恢复到1万亩,并还在继续增加,两年后将达到1.5万亩左右。如今,在赵店乡、赤眉镇、七里坪乡、夏馆镇等乡镇又能看到“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动人景象!

2 Z- [+ h2 N/ k; ~/ c& [
5 S; k. l7 W* V
    强化科技支撑,“科技农业”大放异彩. ^1 n, h+ |- T
    粮食一枝花,科技在当家。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近年来,内乡县坚持科教兴农战略,坚定不移的走科技兴农之路,将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道路越走越宽广。4 [" z$ M" W8 @, Z7 K" r( ?- \
    在赵店乡的万亩示范区内,通过统一良种、配方施肥、化肥深施、节水灌溉、模式化栽培等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玉米平均亩产达到718公斤,小麦平均亩产达521.1公斤,示范区农户得到了亩均减少投入100元,亩增产粮食200斤,亩可增加收入300元的实惠。像这样的示范区全县现今已有13个,面积13万亩,示范带动周边乡镇科学种粮面积达30万亩。
% r/ b) X. s" |# L/ p5 k$ N    尝到科学种植好处的还有大桥乡大周村村民周志国,“去年我承包了5亩地种植杨树,我在树下种了蔬菜,每亩额外收了800多元呢。”周志国说起他林间套种的蔬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内乡县,像周志国这样利用林下空地发展林菜间作套种,是该县积极探索林下种养新模式,促进林下种养业向纵深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林下经济已然成为内乡县大力发展“套种”立体高效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新亮点。1 j6 g4 X; L- T# u! v, H, Y
    近年来,该县通过实施良种工程、植保工程、沃土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兴办农业广播教育、多层次开展科普培训活动,大力推广普及了统一供种、配方施肥、化肥深施、药剂拌种、精量半精量播种、病虫害综合防治、节水灌溉、模式化栽培等一批先进实用技术,科学指导品种布局和技术服务,农民科技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该县加强了乡镇农业技术区域站建设,提升了农技、植保、土肥、种子、种技等专业技术服务站的服务水平,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已逐步建立起来。同时,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自2005年以来,全县共实施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补贴308万亩,为群众发放良种补贴资金3096万元。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推广,科技贡献份额逐步加大,科技兴农成效明显,全县主要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科技对粮食增长的贡献率达45%以上。
/ X" U3 q6 a% w0 p    “科技农业”还体现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体现在最为前沿的农业专业合作化的引领带动。近年来内乡县在着力提高农业装备水平上下足了功夫。
: a- F/ H- I) A    天丰农机合作社则是内乡农业合作化经营的一个缩影。该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成立之初,只有两台联合收割机、两台钩机、6台中小型拖拉机,而到现在,合作社已发展社员56户、大中型农机48台、配套农机具180多台,现拥有固定资产2000万元,托管土地5000多亩。“土地连片可以充分发挥大型农机的效用,耕、种、收都方便。农资由合作社团购,价格要比村民个人去买要便宜不少,种地我们有科技团队技术支撑,对比相邻地块,小麦和玉米增产20%以上,合作社的收益很不错。”负责人张长海说,“遗憾的是,流转到的土地还是有点少”。规模化种植,促使合作社挂靠大中专院校和先进企事业单位寻求技术和智力支持,良种培育、测土培肥、科学管理等先进生产方式的运用,使高效农业得到长足发展。& Q7 N1 l8 T9 }  a# l8 v
    通过服务引导、典型带动,目前,内乡县已初步形成了委托流转、产业带动流转、龙头企业带动流转和各类服务组织带动流转等土地流转新方法,累计建成各类合作社144家,注册资金11630万元,入{词语被屏蔽}员3500人,辐射带动农户6万余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25%以上,实现土地流转7.65万亩,占全部耕地的11.3%。  |# i1 W) L% |4 r9 X9 L( w1 r
    扩大造林规模,“林业经济”实现双赢! L7 Y1 b4 g! r6 \
    从余关乡梁坪村群山中的一处至高点放眼望去,长12公里、宽5公里、横跨10余座山梁的薄壳核桃基地在秋日薄雾中若隐若现,水平梯田中一株株核桃树在秋风中摇曳。看着满山的核桃树,浩林公司总经理王浩无限欣慰说:“今年80%核桃树已挂果,一亩地收190多斤,一斤卖到了25元!除去平时打药、修剪、采摘、肥料等费用,今年收益很可观……”。4 `) H- X. w. S- r
    现今的花果山,四年前还是大片荒山荒坡。2008年,林权改革的春风让王浩心旌荡漾,在内乡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王浩采取对农户荒山荒沟反租倒包的形式规模发展薄壳核桃,把公司变为“造林工厂”,农户中的闲散劳力变为“造林工厂”的工人,林农林果年收入达2000-3000元,除林果收入外,每年在合作社季节性务工月收入可达1000-1500元,除每月按期发放工资外每年年底按收益再发放奖金。通过土地流转、组建合作社等形式,浩林果业现有核桃基地5.4万亩,并带动马山、瓦亭等周边乡镇发展核桃2.2万亩。浩林果业在余关乡的发展样本,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上升为全县的经济发展战略,2010年制定了“双十万”工程的发展规划,即,通过3-5年的努力,在我县赤眉、余关、赵店等浅山丘岭乡镇,实现核桃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油桃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的目标。截止目前,内乡县已形成了“8万亩油桃、7万亩核桃”绵延20余公里的林果产业集聚区。
8 I: t2 r. g5 @: U$ b    时至今日,全县已形成以杨树、油桃、核桃、板栗、山茱萸、柑橘为主导品种的林果基地面积60万亩。其中杨树已达20万亩,杨树储存效益达200亿元,同时拉动木材加工企业的蓬勃发展,木材加工企业达50多家,年产值达2亿元左右;“8万亩油桃”使赤眉镇成为全国最大的油桃产销基地,“7万亩核桃”使内乡也成为河南省省最大的优质薄壳核桃基地和幼苗培育基地;山茱萸被誉为全国四大主产地之一,同时被北京同仁堂确定为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并通过GAP认证;大桥乡8000亩处于盛果期的柑橘每年给杨沟村民带来超过3000万元的收入。全县有近8万农民直接或间接从事林果产业生产,2011年林果业产值达9.6亿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内乡社区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内乡社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70207996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6 11:40:57 | 只看该作者
树立品牌意识,擦亮农产品 “金字招牌”5 i- I" S# F! `
    品牌是市场经济建设中的引领者,代表竞争中的高质量、高价值,农产品品牌经营对于提高知名度、市场认可度,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有着巨大的意义。  ^" `! V/ f. S$ _
    内乡县通过开展知识技能培训,协助农户树立品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的理念。通过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绿色食品、无公害有机食品、无公害地理标志),建立自检室、悬挂公示牌、专人负责等7项准入制度,有效地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促使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农业品牌产品,小麦、花生、小辣椒、红薯、油桃、茶叶、烟叶、晚秋黄梨等无公害产品基地规模达到1.5万公顷,年产无公害产品18.84万吨。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越达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漫添宝”西瓜、内乡县猕猴桃,在南阳市组织农产品评定中,被评为南阳市知名农产品;赤眉牌油桃获得“北京国际农业品牌产品展销博览会金奖”,并被指定为无公害水果;2011年在全市组织的茶叶评选会上,该县选送的“永青云雾”、“伏牛绿茶”荣获金奖,“天曼春芽”、“丹顶一品”、“古衙雨露”荣获银奖;今年由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河南省茶文化研究会联合举办的2012年全省名优茶评审会,该县选送的“南都会”、“伏牛剑毫”、“天曼驼峰”、“古衙雨露”茶叶产品荣获新产品荣誉奖,“天曼绿芽”、“丹顶一品”、“天曼古衙牌天曼春芽”荣获新名茶和河南省最具潜力品牌奖。
5 V0 o! Z- E0 I    有了品牌,农产品质量和声誉都有了提升,也就有了更高的附加值和经济价值。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七届农民运动会上,内乡县茶叶产品和板栗产品被指定为专供产品;越达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生产的“漫添宝”牌西瓜畅销内乡、西峡、淅川及南阳市区各大超市等地,产品价格高于同类一般产品30%以上;每年5月,油桃成熟季节,赤眉镇各大桃园每天均有来自西安、内蒙、山西等地的客商前来收购鲜果,日外销量达50-100吨。4 L; V* u" ]" ], O3 ]
    又是一年秋风劲,霜叶红于二月花。如今在菊乡大地上,绚丽的风景惹人心醉。平畴沃野中,农人们正陶醉其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内乡社区网 ( 豫ICP备12007913号-2 

GMT+8, 2024-11-26 23:04

Discuz! X3.3

© 2001-2018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