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网南阳讯】优美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昂扬的精神风貌,深厚的校园文化。近日,记者走进全国名镇内乡县马山口镇各中小学校,发现这里每个学校不仅硬件设施达到国家标准,而且唱好科学发展、特色发展、自主发展三台大戏,“一校一品,一师一长”结合本校实际,每个学校都打造了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景。 河北小学:“悦读”中快乐成长 河北小学占地14000平方米校舍布局合理,图书室、实验室、音乐教室、多媒体教室等一应俱全,可谓一所花园式现代化小学。 移步校园,“窗台文化”、“园地文化”、“墙壁文化”、“树木文化”、“国学经典”、“精选古诗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皆是文化。 校长张文俊告诉记者,该校围绕中心校提出的“一校一品,一师一长”办学理念,3年前就启动了“书香校园”创建活动,打造了“悦读”文化品牌,用优良的校园文化去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一是营造“悦读”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二是打造“悦读”课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得到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三是开展“悦读”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读书的乐趣;四是探索“悦读”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读书中得到发展;五是开发“悦读”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爱上阅读。 为了把“悦读”落到实处,学校规定每天早读前20分钟为全校学生阅读时间,语文教师必须在前一天放学前把第二天晨读的内容和要求精心设置好,第二天晨读时学校巡视检查。为了保障学生的读书时间,学校还开设了每周五第七节为全校统一阅读课。学校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荐阅读篇目,班级建立图书角。学生在教师或班干部的带领下,进行读书活动,同时写好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办读书小报,交流自己读书的收获。学校定期举办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展示学生的读书收获,同时举办“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向自己的家长推荐书目阅读,创造家庭阅读氛围。 河西小学:传承“红色文化” “原来,内乡县委第一书记马华敏还在我们河西小学开展过革命工作呢!”“我们河西小学走出来的名人养猪状元——秦英林,在中南海受到温总理的亲切接见。”这是河西小学的学生们在学校的红色文化长廊驻足欣赏时的心里话。 走进河西小学,千年的皂荚古树,新修的革命遗址纪念碑,古朴的秦家祠堂,无一不在诉说着这里悠久的红色文化。1986年这里被内乡县政府命名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校长张文晓告诉记者,为了使学校的红色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学校除了在规范办学行为,开足课程,开全课程,严格学生在校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实行等级+特长的评价方法外,还掀起了“传承红色文化”活动。一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唱红歌活动,以《红星歌》、《歌唱祖国》、《爱我中华》、《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歌曲,利用音乐课和课外活动,广泛深入学唱。二是经常举行励志教育专题报告会,除了聘请离退休老干部、英雄模范人物到校做报告外,还通过每年的清明节讲解河西红色发展历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同时,学校还请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为师生们讲述它的沧桑历史,让孩子们从小讲文明、守孝道、懂礼仪、树新风。三是坚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编写《弟子规》、《三字经》等校本课程,读背经典,做律动操。 除此之外,学校专门开辟了红色文化长廊(英明永存、社区骄子、雷锋精神、活动掠影、领导关怀、校园之星、园丁风采等)。“传承传统红色文化,办具有时代特色的精品学校,已成为河西小学师生们的理想和追求。”校长张文晓说。 马山二中:创新机制促课改 马山二中依山而建,形态各异的自然生态,或独立风景,或相映成趣。该校是一所新建农村示范性学校,1998年秋期正式启用。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强大的教师团队。近年来,我们创新机制强化教师专业成长,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有创新奉献精神、有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校长王庚全说。 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为主题,学校深入开展“修师德,强师能,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活动,建立激励考评机制,采取定期考核和专项考核等不同形式,将教职工的师德师风纳入学期末综合考评中。学期开学初,学校与每位教师签订了“师德责任状”,凡出现严重违背师德师风的教职工,年度考核评优评先一律实行一票否决。 “1234工程”力促教师专业成长。一听:开展推门听课、评课活动。结合县教研室教师教学技能达标验收活动,重点开展常态课的听评。二讲:讲座和讲坛。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五下午学生离校后,由校长或骨干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新理念及名校的先进经验等进行专题讲座。每学期邀请外地名师专家到校开展一次讲坛,就高效课堂构建、先进教学理念等进行引领。三计:在教师中开展导学案设计、试卷命题设计、作业设计评选活动。四课:班子成员每期每人上一节引路课;市级优秀(骨干)教师、高级教师每人上一节示范课;教研组长上一节研讨课;30岁以下教师每人上一节汇报课。 以课堂改革为核心,确立“三纵二横”课改教研机制。三纵,即校长宏观调研、业务校长专业调研、教导主任精研。二横,即学科组精细教研:每周三晚为教研活动时间,及时把握学科教学动态,解决存在问题;班级教师合研: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班级的任课教师共同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以人为本、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树立了学校教师良好的形象,提高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学校教学质量也稳步提升。 马山一小:方寸间“习字立人” “一笔一画习字 一言一行立人。”走进马山口镇第一小学,一行作为该校校训的大字书于墙上,赫然醒目。 谈及“习字立人”的校训,校长张庆的解读意蕴悠长:孩子读书学习离不开写字,练字养性,学校把写字与育人结合起来,让孩子从写字中感悟做人的道理,从小规规矩矩写字,在练字的过程中历练人,达到立德高之人、立智明之人、立体健之人、立美鉴之人、立勤劳之人的目的。 近年来,学校确定了“一笔一画习字、一言一行立人”的长远目标,下大功夫狠抓写字教学,编写了《一笔一画习字 一言一行立人》校本教材,以习字为载体,以立人为根本。要求孩子们“立字立人”,学校更要求全体教师做孩子们的表率与榜样:要求教师每天写一板高质量的粉笔字,每周写三篇高质量的钢笔字,教师轮流批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要求教师上课板书及上交材料书写必须规范、工整。学生练字方面,坚持每周让学生看2次书法教学光碟,抽2节时间练字,教师巡回指导。在此基础上,学校每月坚持举行一次师生书法比赛,评出等级,颁发奖品。 为了“立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组织开展“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一个文明的马小小主人”活动。同时将文明卫生工作列入班级工作常规检查,在学生中聘请文明卫生监督员,设立监督岗,挂牌上岗,在校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上报,学校将考核结果日公布。周小结,月考评,与班主任奖金直接挂钩,全校师生的文明卫生习惯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郑湾小学:玩出快乐大课间 走进郑湾小学,恰好是阳光大课间。在校园广播欢快的乐曲声中,学生们有的跳绳,有的跳竹竿舞,有的踢毽子,有的打羽毛球,有的踩高跷,有的打乒乓球、有的滑滑板,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快乐大课间+经典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成功。我校以‘健康比成绩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生活一辈子’为理念,构建了快乐大课间校园文化活动。我们每天坚持两次快乐大课间,上午1020-1100,下午400-440。活动时,我们用教师的特长引领学生特长发展,如竹竿舞、摆摆乐、快乐运球、踩高跷、滚轮胎、滑滑板、两人三足走、篮球、乒乓球、剪纸、手工制作、书法等活动,都有教师参与,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他们在玩中快乐成长。”校长吕志伟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大课间活动使学生的才艺得到展示,个性得到张扬,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为了让学生学习经典文化,学校相继开发了《弟子规》、《三字经》、《古诗词》等校本教材,每天早上8时孩子们在国旗下集合,教师在这里讲解经典,回教室后学生们还要写感悟体会。每天三诵:课前三分钟诵、下课后诵、放学路队诵。每两周以相声、小品、课本剧等形式来表演经典。“学习经典文化,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国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儒雅气质,对孩子们的成长不无裨益。”校长吕志伟说。(徐瑞侠 孙冰) (河南经济报南阳新闻微信号:weibonanyang) ! o$ k: z. O% j7 k8 q. g1 ^/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