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郭美美连续接受专访引发公众对媒体责任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4 08:42: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郭美美:不想红会,只想红
( a5 x% y  P( b% }% f% X7 k, c6 z
  (节目导视)0 d: o1 X8 A, t& o4 O( |5 O* l' ^
3 w+ {) |* y5 c0 B8 N
  解说:
/ T! M; X6 [0 E/ L1 A3 i) D1 I; y1 }3 Y2 M$ R
  写真、专访,多家媒体郭美美突然地高调,这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o; G6 a. @5 ?0 S
* g$ z& p. _: W7 w
  罗昌平:
2 o5 n, m4 |0 t6 `/ V$ Q1 H  ^, t1 g( \6 U- r. ]
  他们(郭美美工作室)联系了国内很多的媒体,希望能够做一个专访。
$ u2 @* l- \8 z7 H8 `3 B9 K# T) H! a: a9 Z& B5 Q( b
  解说:
: d5 S; d6 a$ K& E5 U; L1 x  Y2 @2 p( |
  悬富,伪造身份,争议备受谴责,再到声明进军娱乐圈,{词语被屏蔽}、媒体该用什么眼光面对这个口碑不佳的女孩?$ q; s/ d" C8 y2 s' H
2 ?% p0 O$ o: s% D+ I! N0 D
  字幕提示:! E* z5 q, \5 |4 g- K

6 Q$ D/ G6 }+ r  c( P6 a' `  是非充满考验,这次完美蜕变,相信勇往直前就会看见。0 _* A" w# B8 z) |
* ?; Z8 T( [0 G5 \
  解说:% N9 i$ E, e8 Y# x

2 T' m( c5 ~& F  y6 J1 x  绯闻、丑闻、{词语被屏蔽}、{词语被屏蔽},面对形形色色的娱乐手法,媒体呼吁反思无底线炒作,拒绝审丑。《新闻1+1》今日关注“郭美美:不想红会,只想红?”
8 p7 P6 b5 S' _- G7 [: B- y6 @: A, ~& a  `! e
  主持人:
, F! `! m/ X' G4 h" n( O% U, F' E# O+ L$ @6 k5 P$ F0 X  _' X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 a& }3 C1 d& c7 A
# P, g8 m- k) P1 J& N( V: D( p8 R  这两天中秋节,按理说最火的应该是月亮,可是仔细一看有比月亮火的,那就是大家其实并不陌生的郭美美。几天的时间里,突然发现出现了很多对她的独家专访,从杂志到报纸,从东到西。一时间让人感觉红会的事可能真过去了,但是郭美美红了,这应该吗?我们该不该警觉呢?我们是不是要真的接受一种审丑的利益链条呢?来,一起关注。9 j' m+ [. j9 F! N" v8 w
; @6 N: q) [* t
  (播放短片)) K' ^6 e9 {4 s. n3 C/ M9 w* O

/ c* i: P2 ~$ o  解说:8 X1 S+ P$ [, v( d4 C

! o& X# w. j- e  连续两天三份刊物、三篇稿件,郭美美这个争议人物再次引起关注,只不过这一次伴随着的不仅仅是对她的意见,还有对于媒体价值和责任的思考。" r5 G8 u) H" ^2 `* f$ B5 d8 A
! G" s4 b- f( F/ ]8 ], m3 V; V
  这篇以“郭美美从未想做全民公敌”为标题的文章出现在最新一期的《嘉人》杂志上,大标题的上面还标有“独家专访”四个字,而报道的内容除了涉及到成长经历、感受变化之外,也依然列出了郭美美事件引发的一些质疑。而文字之外,《嘉人》也刊登出了一组她的写真照片。; p( L2 g# D! u! b/ [) M
0 I3 _3 O9 D8 f& ]" j
  邓立(《嘉人》执行主编):1 t. w! C) I7 \

- U( r3 D2 c2 E  8月中旬的时候,我的专题编辑在问我说,我们可不可以采访郭美美,我说可以,我说可以先约着。后来我的同事告诉我说,整个约的过程还是很顺利。3 [3 }: [+ ?+ _' _  {9 O

0 }) G7 t! p8 g% r" p" t5 w  解说:+ h' e6 h1 ^( d) A3 y/ j

2 I, y! x* K( n7 p) i  出乎意料的顺利采访引发的却是一场大讨论,反对者认为,将全民公敌郭美美送上时尚杂志,伤害了公众的感情;而赞同者则表示应该,对于新闻人物采访也没有关系,究竟该不该采访郭美美,一时间人们争论不休。) u) Z! `- w, V# q; c

4 E( p# Z( i' R* H  X1 p/ H; d  邓立:
  G& R: R) Y: I: v: w' n
% v" E$ y  O. D  \) ^" v; h/ X  有犹豫过,但还是觉得她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其实我们也会看到网络上对她的各种各样的讨论,几乎是“沾上死爱上亡”,所以我们也会在刊发关于她的报道的时候,其实考虑会要多一些。4 f1 M# s+ a7 [: {' b0 v4 W# W& B/ ?

  q  |& T2 e( ^" v' k0 f; S$ k  解说:
* l. R0 p, ^9 {. c
/ z$ k) x! J/ s: j6 h  讨论还没结束,新的报道又接踵而至了。今天,一篇叫做“郭美美:不想因为我,让老百姓对红会失去信心”的文章出现在《南方都市报》上,同样也是专访。而与此同时,同属南方报业集团的《云南信息报》也刊登出一篇题为“风暴眼中的郭美美”的文章,事实证明,这一次似乎并不是独家专访。4 G0 X  Q  C- C8 |

5 l& Z6 Y! v9 A$ z7 D. C  罗昌平(《财经》副主编):
0 {) Z6 n% L5 o/ w/ d) {' ^" b( F8 V5 C$ b- h4 {# D
  在9月5号,我们的记者接到了郭美美工作室的一个电话,对方就提出来希望能够由《财经》杂志专访郭美美,大概情况就是这样的。同时我们也知道他们联系了国内的很多媒体,希望能够做一个专访。
# i5 T+ d+ ~& ^8 c7 n
9 N# J& g- p2 d  j! v' E  主持人:( R) J/ g3 `1 M$ E8 q1 V9 i( \
( q' Z4 K! X) W8 M8 l
  很多很多年前的时候,有一个诗人写过这样的一首诗,有的时候像一点点寓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话用到今天,用到郭美美事件当中有点过了,但是在目前的娱乐圈或者说是演艺圈里,我们可以变换一下这首诗,却实在是成为了一种现象,那就是丑闻是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而低调却是低调拥有者的墓志铭。于是你开始习惯看到了一种审丑的利益链条,这个链条是什么样的过程呢?主动或者被动地出现了丑闻,然后导致出名,然后是主动策划变得更加出名,然后引起市场注意,然后走向市场,然后获取利益。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有很多涉及到道德或者价值观的底线层层在往下落,也难怪在郭美美涉及到红十字会这样一个事件出来不久之后,就有人怯怯开始担心,说估计最后的赢家只有郭美美一个,没想到没隔多久郭美美还真上路了。
6 W0 H/ ], I# M. U8 n4 c
; w7 ?5 b' t9 E7 ^" _  其实近一段时间据我们了解,郭美美的团队给很多的媒体都打过电话希望获取被采访这样一个机会。我们看到的只是刊登了对郭美美独家专访这样的一些报道,还有一些媒体没有刊登。讲一个细节,昨天晚上,在北京有一家报纸撤掉了近三个版的对郭美美的专访,原因不复杂,是警觉。为什么呢?因为小姑娘郭美美结束采访之后说了这么一句,“你们可是北京的独家哦”。当时就感觉这事有点不对,就退掉了。其实,没登的不只是报纸,还有一本杂志,大家很熟悉的《财经》杂志。我们就要关心一下,《财经》杂志拒绝刊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原因?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罗昌平,《财经》杂志副主编,最近两周,郭美美经纪人主动联系多家媒体希望专访,我们未应,原因如下:(1)郭方主动约访,其意昭然;(2)记者理应专访留档,哪怕不发稿;(3)要分清楚是媒体在利用郭美美还是被其利用;(4)单一对话体报道不合适调查报道,应有辅助采访并成文;(5)即使发稿,有责任过滤郭氏明显说谎内容。这是没有刊登的《财经》的一种态度。
: z) ]5 E$ f9 r& S; C  C; C0 K+ r6 a* T0 ?9 w7 x1 c" N% @' O( Z
  我们再看吴卫华的一段话,很有趣。他帮我们总结了一下现象,6月-9月,微博热点轮动,唯有GMM屹立潮头不倒,3个月持续发光、发热。一个小女子竟然将达芬奇、袁莉、卢美美、海底捞、李阳等热门事件、人物全部淘汰出局。看来想在微博上持续大热,需要:1、有推手、无禁令;2、有绯闻、无证据;3、有情节、无结局;4、可偷窥、可想象。面对这样一种审丑的利益链条或者说这样一种现象,媒体人怎么看,我们先听一听《新京报》记者潘采夫的看法。
5 x4 d- ?! F% o; G3 t4 ~5 L: ]8 s  L. `7 b5 d" B. ?
  潘采夫(专栏作家):3 I; y8 J3 y7 f1 {5 H
7 s4 N& d- P3 c2 n# Y
  现在她作为一个娱乐人物出现的时候,媒体还没太转过弯,所以你的时候除了《嘉人》,其它的媒体更多是在时政报道这一块的版面上报道郭美美的。问她都是一些关于{词语被屏蔽}的问题,而郭美美的回答是一个娱乐圈的“蛋白质”女孩这种典型的回答方式。所以这两套系统是不太搭的,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媒体有可能是被郭美美利用了。她在媒体采访上其实也是有布局和策划的,比如她会对某个媒体说你是我在北京媒体里面的独家专访,给你这个机会,她会跟某个杂志说,给你这样一个待遇。
5 I, S5 u. ]) F8 {' p& q* h! c
3 V' V: l! L6 m& d$ L9 O( l8 t  主持人:
+ f8 [' c  \: D. f1 b, |9 n. I0 \# ?0 [- K- B: `9 H" D! a
  潘采夫还给我们写了这样一段文字,也很有意思,他跟朋友争论郭美美一事,他坚持媒体没错,郭也红不了,大众批斗有点过。但是潘采夫的个人看法是单个看媒体采访多是批判性,但是跳出来看,媒体被一个“无脑”的小姑娘摆布了,她是吹魔笛的少年,都自己以为是独家,其实从时间定位上已经被布局,再精彩都是合唱队里一个分唱部分,你去当时政来进行采访,但是人家是当娱乐来做的,你被玩了。! T: x' d" x3 i5 l; k9 J9 |
' {* v, m* `+ [' G& a6 U
  接下来我们再听一个时尚杂志,《智族GQ》杂志的总监蔡崇达,他的看法又是什么?' c* c" r6 ], p+ P& A: }+ G

" ]. A' P) N8 Y; w1 Y7 ]- q' T7 r  蔡崇达(《智族GQ》报道总监):
* x/ b+ k9 c- L) K
5 j  |# ]- i: A- f) O6 ]- l  其实对于郭美美的事情我会觉得从媒体的职责来说,她确实应该报道,但是出现在哪个地方,怎么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说这个事情,用怎样的立场去说这个事情,其实也可以看到媒体的,比如说像拍大片(写真),我们用各种美化的、各种价值体系的、各种昂贵的器材去拍摄她,其实也不就是意味着说我们对她的一种认可。我觉得有一些参与的媒体其实是有点功利主义在,可能郭美美是一个{词语被屏蔽}热点,有商业点,大家就兴奋了,但其实我会觉得也是他们一时的疏忽。/ p* g, z- I, z; A6 W/ `( P+ }

8 Y$ ~! t; @0 ?1 z' ], a  主持人:3 f" l2 L8 d  B+ A# ]5 |# Q
: B  O$ D8 J3 ^$ {7 e
  蔡崇达还说了一句话,“有卖点、有商业点的信息都很容易成为我们冲动的缘由,让我们容易片面化,甚至编织逻辑安慰自己。”我觉得最后的这句话是非常有味道的,每个媒体在报道她的时候,拒绝有拒绝的道理,报道也有报道的道理,但是报道的道理仔细一想的时候,不管我们信不信你信了,但是再仔细想想,你真的信了吗?问完了这样一个问号的时候我们不妨再一起回头去看一下郭美美这个事件的由来。
, v8 p0 B/ o, b
! w& v" M, D, ^1 i$ Q  (播放短片)
0 G- j! _. h2 @2 \8 N8 J, |! N0 x& v: d# Q
  解说:
" Y% G* N3 T5 J9 E1 x/ [8 A+ a( c3 T
  郭美美是谁?如果时间回到几个月之前,几乎无人知晓,事件的起因是她在网络上的照片。
/ {: T# k9 M9 j
& C( p+ A% [. Y! X/ g0 {  别墅、玛莎拉蒂跑车、奢侈昂贵的皮包、手表,炫耀着这一切的郭美美,在自己的微博认证下有一个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头衔。于是,一场追问就此开始。5 A0 m- D6 `2 H; j. J

& n: j1 R' d5 {! I  王汝鹏(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  W$ w3 M8 r3 f* w9 P. H9 G
; S2 E1 @. h6 I6 ]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发现郭美美和中国红十字会,或者和中国红十字会的下级分会有任何的联系。而且他们也声明,在他们的组织里面,包括合作的企业里面都没有叫郭美美或者郭美玲这样的一个人。" w- j3 x7 V5 m+ i' D

% S' m1 u. l" y9 ~0 j! S& e+ f  解说:
, f2 I4 {) w) q/ M8 F0 k/ g% N+ ~8 i
  红十字会否认,而郭美美事后也承认头衔为自己杜撰,并向红十字会网友致歉,一场风波之中饱受着舆论谴责的这个女孩儿也在刻意回避着媒体的追问。
4 M4 x, f; c  L1 E8 d$ x/ U8 A% E% L% Z1 Y2 H# U3 V
  记者:
1 ~7 A. U5 l7 L7 |; L; o
( k' z" B" [- h: c" @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这次事件,有没有对你的生活造成影响?
- k9 q" e. _7 D6 J& e: c; t& f/ r* B- N& _7 V! H1 j
  郭美美:6 K' V; H! v$ W
: n; E; V) |0 p0 J7 n, j" q6 B
  你现在对我造成很大的影响。/ s0 K) D5 R2 ?& Z
7 ~/ @7 c' H4 _" [# C
  记者:
- P2 v0 f" C. D4 f5 Q9 W2 a
4 j6 y8 c$ m- k1 r2 q  那能不能请你对媒体回应一下呢?7 p1 U0 |) O- k5 I: T& g$ m
5 s5 ]1 h- r% }* Y0 O2 h" _
  解说:  n8 Q  j" \/ v# z* u
% C& z1 r0 E" M
  但这样的沉默似乎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8月3号,郭美美和她的妈妈接受了某卫视节目的专访。
# k) b3 \( ^- C" `# E& C' a+ |; \2 C* a( O! _6 i
  字幕提示:
+ P3 ~9 d/ S( }9 y
# N, }1 X- y( x, }3 O4 l: ~  独家郎咸平专访郭美美母女  j; }; T! c) m

' A. G. l" K9 E4 v* c  主持人:1 P0 O" ?2 Z* z0 H) R+ q

  e+ Z& C/ E9 z7 ?# N  那么下一步想做什么呢?
! j. X" y& a& \7 n
5 d5 T. T! D' Q# M  郭登峰(郭美美母亲):* u* r7 q7 W! L9 h* L$ T
) _% Q' q, e+ L; Z
  应该会走娱乐圈吧。
) M: z1 O2 @+ l1 P* x+ Y
6 x; }! C2 U6 H# N  主持人:
: b2 [, n7 J1 J! ?  e: u
* D% ^# }3 H. {9 y6 G; N& z3 c  会走娱乐圈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计划吗?# p+ K0 p6 y" T4 C

9 Y- Y: f5 F3 P8 @' w  郭美美( }( u8 X& v, {! \0 U& t

* Q( A5 t5 g$ u5 [) a  没有,目前还没有。
' u  s2 f" f: \! Z5 S6 H0 A8 z' M: h$ p' j6 \- q! m8 P
  主持人:
+ R# m" W( y  ]. D  |' n1 G4 p4 `7 W+ A$ N; A
  目前还没计划是吧,先等到这个风波平息了再说?
5 _$ h. U) }: K% b8 f2 t/ B) |4 B( o; X" H# J/ q4 j7 M
  解说:
9 v0 c' @, h8 F# v/ `) v4 f* r! b6 B* Q4 q# `2 l  _3 a
  为什么又接受采访?态度是否诚恳?所言是否真实?专访和要走娱乐圈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就是这次访问,又引发了公众一轮新的追问。而事实似乎也证明,郭美美的娱乐计划进展得很快。
. O* J$ a2 g8 M! }+ g) i; j* y$ d: b. S7 w
  8月15号,接受访问一周多之后,郭美美宣布成立郭美美工作室团队;8月31号,首支MV歌曲曝光;9月11号,其代言的网游主题曲也已上线。
0 a* r+ N+ |/ B9 p" p- U% y/ P8 V# V% ?* I" S. W3 ^- y
  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突然地她又出现在了多家媒体上,这也无怪乎公众觉得难以接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内乡社区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内乡社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70207996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4 08:43:03 | 只看该作者
主持人:& O" X* q4 d# r/ D( c3 v5 i

5 R. I% s% N" ~+ ]! s  究竟是媒体需要郭美美还是因为公众需要郭美美,所以媒体把她传递给公众。现在有人有不同的一些看法,比如说有的媒体就用刊登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有的媒体就用撤掉了稿子来表达自己的态度,有的媒体认为你不能被人家玩了,但是也有人持另外的看法,比如说《北京青年报》的评论员张天蔚的看法是,我并不以为媒体报道郭美美有什么错。作为新闻事件的核心当事人,如果所有媒体都不采访郭美美,则对“郭美美事件”的整体报道就是残缺的、不平衡的。如果所有对郭美美的采访最终都“美化”了她,则只能证明此前她确实被污名化了。我讨厌郭美美式的拜金主义,但如果媒体采访没有从她身上发现更多的内幕,则证明她在事件中的作用和责任,也就这么大了。为此她已经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却不必付出终身的代价。这是张天蔚的看法。
) n$ c+ w4 R( ^
# q+ v  P. C/ F  k* f$ J* u  可是换一个角度来说,她是否付出了代价,是否其实在其中获取着更大的一种利益,我们不妨去罗列过去一些非常有趣的现象。有一位歌手吸毒被发现了,其实在吸毒被发现之前的时候,他的市场已经很小了,甚至大家都忘掉他了,一歌成名。但是吸毒的事件曝了之后,没想到很短的时间他的价格上涨了,而且又有了很多的演出,“不幸”的是没多久,他又吸毒的事又被炒出来,又复发了,几次往复,最后他慢慢在我们视线当中消失了。还有车模,出现了“艳照门”这样的事件,但是之后价格上涨,而且价格越涨越高。还有我们会看到媒体当中报道出了一些艺人{词语被屏蔽}的现象,说怎么这么不注意,还甚至要去骂,有一些记者怎么会用这个视角或者说用这个角度去拍摄了,太无聊了、太八卦了、太狗仔了,可是后来有多次的事件暴露出来,原来是人家策划团队精心设计出来的“{词语被屏蔽}事件”,于是你发现你又被装里头了。
' u; n1 z+ N6 y/ l9 T1 {$ W" Z' y, T; i
  所以一个明确的态度是真不想跟郭美美过不去,因为人家毕竟是一个小姑娘,跟她过不去干嘛呢?但是我们得跟自己过不去,得跟我们现在担心的一些事情过不去,是不是真的就像那句话,我刚才篡改的那首诗那句话,“最后丑闻成了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而低调或者说是{词语被屏蔽}的一些好品质却成了好的品质拥有者的一个墓志铭?。其实这样一个事件已经不仅仅在娱乐圈或者演艺圈里存在了,在{词语被屏蔽}的地方也开始有,所以格外让人担心。
" n! }) a8 I; U; B/ k' v3 q6 W2 D$ L' c3 _
  《中国青年报》的评论员曹林就给我们罗列了,一下子离开了娱乐圈或者说演艺圈的一种现象。他讲述了一个故事,与某地方官员吃饭,这位官员知道我是媒体评论员,专事批评工作,席间他认真地对我说:我们这边7月要策划一个活动,等到时新闻出来后,能不能麻烦你狠狠地批评我们一下,没有批评就产生不了影响,批评了大家才知道有这个活动。听了领导这话,我嘴上开玩笑地说“你在挑逗时评家”,心里其实在崩溃,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这也是审丑的一个病症。
9 ?  x5 ], R' i# T: J; [$ I+ e
* Y7 E3 z' I$ \4 b8 j  说句实话,今天下午我在看到曹林的这段留言的时候,我也有点懵了。表扬,有的时候不对,你被人家装进去了,现在连批评都要格外谨慎。这样一种现象是不是演化成了{词语被屏蔽}的一种现象,是不是我们该担心的一种范畴呢?来,我们继续关注。
$ ^# ~9 I9 ^) V2 H6 c- h% W% p) d% K6 h8 r6 d
  (播放短片)+ ]# Z- f8 i0 x3 L8 A8 ~

( P5 L( h- n; q  解说:
2 a7 A; N% P' i8 {' l) X
3 R. p* ^4 M  `; X, b- E  “献上我代言的大型网游主题曲《红颜天涯》,据说已上线两天了”。9月11号,郭美美如此推荐着自己的代言作品,尽管具体是哪款产品如今不得而知,但有人请她代言的消息还是让无数的人感到不解和迷茫。
4 Q' x7 k, X4 U) h& d+ k$ S* @" x" d9 c4 I
  实际上,这样的例子早有先例。去年初,某女模特的不雅视频流出,一时之间,{词语被屏蔽}形象受损,是否故意炒作也是议论纷纷。但仅仅两个月之后,她却以高调复出在北京车展之上,受到了商家的追捧,人气不降反升,这是很多人的评价,这样的结局是否助长了某些行为呢?/ m8 l3 Y2 j3 R0 W% }. e
) z2 {1 M9 [" _0 i& ?
  王永(品牌中国网首席执行官):
) J& Y) w- E- C
+ X3 g) v& a* |" Y  有些人是抱着一种什么心态呢?不能够流芳百世就要遗臭万年。: D1 R5 F" @" Q8 \+ x  Y" g/ m' v
* J" D0 p% }. Z, }2 _
  解说:, k, C$ S: x( U

, i+ t- v% v0 o7 N: C: R0 z  不怕坏新闻,就怕没新闻,还有不怕有人骂,就怕没人理。这些被总结出来的顺口溜,指向都是娱乐界存在的一些炒作手法,绯闻、丑闻、{词语被屏蔽}、{词语被屏蔽}等等,这些都出现在媒体总结的炒作技巧之中。
! r7 W; M+ s% K6 K( t
+ w1 \' J3 O/ K, i. L' Y3 |2 L  字幕提示:
% t: r1 M, K. n" M! O
% \6 p& K- H% p  2010年12月4月新闻
" S- z* ]' s* W% l
+ y! [9 P) G" g: ~5 f. s  解说:
! A5 {% f+ h1 j$ L/ h4 Y- M# ~, r5 {0 R$ h. b/ }
  一说网络推手为了吸引眼球,博出位,故意采用反主流的方式来制作和传播信息,推出了一个个以丑为荣的人物。我们看到从最开始“冯姐姐”到后来的“凤姐”等等,炒作的尺度是越来越大。! d7 ~, M4 H% c

, u- h/ r- W) G) @  \  丑闻缠身的郭美美在沉寂数日之后“重出江湖”,正式以歌手的身份进军娱乐圈,在歪风很盛的中国娱乐界,似乎只要一首歌的演唱者丑闻缠身且背后有一个深谙炒作之道的团队,他就能够迎合大众审丑情绪,进而具备“一鸣惊人”的潜质。这是《新华每日电讯》近日的评论文章,声讨无底线炒作与“审丑”行为。而在这些行为之中,人们还发现这背后其实有推手在推动。: p* n1 c  Z, |( p' p& J' W, s
( h! H4 l; y. Y; V
  蔡强(某网络公关公司负责人):% @+ b# t, B1 V, H1 r% c
/ k8 @1 ^: Q+ r- R" R
  公关公司和这个网络红人之间实际上有点像经纪公司和艺人之间的关系一样,这也是网络炒作当中的模式之一,商业模式之一。+ @+ Q; u8 D3 l, T

8 s" B& {  V9 j  某网络公关公司主管:
0 A9 i% M) p. W9 e8 h) D- R% G7 `- z8 r2 ^# q' M
  据我知道,前段时间网上报道凤姐现在她代言一场商业活动,可能这个出场费已经到达了15万、20万这样一个水平,这已经抵上很多所谓小明星的收入。- q$ S7 k3 N% c$ C& Q- l: R/ k1 }

1 ^6 w% X! m3 E9 o  解说:
0 Q  r" L. q4 x  h: k- t
( e! j- f5 }. G5 Y9 f  博眼球、寻求出位,在商业谋利这样的链条之下,某些行为已经在挑战着公众的底线。
6 d# v0 B( |5 ?$ Z& Q% J
5 j, e# y  @( P  j. r# J% w  陈墨(某网络营销机构负责人):
& }/ {: D8 l- Z. f' |+ H2 I: y& r& [/ Q
  现在这些人,他不完全是美丑的问题,而是出位,出位不是出的我们说眼球的“位”,而出了道德的“位”。
. t8 z* |# x; _4 X* D0 _' C
2 }4 f0 D0 x1 |$ T  主持人:$ O6 N$ y+ a6 B; \* B6 X( Q
) t6 Z4 H9 t" |
  我想面对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现象,也不想扛起道德的大棒,是一个的确我们要冷静下来去思考,大家一起去商榷。至于有的人看到了郭美美这个专访之后说,应该封杀这个杂志,这样做非常糟糕。也有专栏作家连鹏说,《嘉人》杂志做郭美美的专访,个人非常不赞同。但对一些精英号召抵制和封杀该杂志的言论,并不太赞同。你可以不喜欢、厌恶以及不买,但封杀的言论还是少提为好,暴戾气氛重了点。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消费者会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的。他的意思是说,公众这种水准的提高和厌恶是另外一种软封杀。其实,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媒体同行什么不能做,但是我们有权利担心、有权利忧虑,甚至很多的人会一起去思考,你会不会成为一种审丑利益链条的同盟军,这一点我们还要变成说这样的炒作有很多人指责,它真的短期内有效,但是长期去看,这是一个很好的炒作吗?听一听一位娱评人怎么说?% B4 b2 u. g! F3 Z: |7 w9 ]

! j$ T' L4 D8 w  B* W0 X3 O  王小鱼(娱评人):7 p* v5 ]7 z" r9 u& i; c0 ~
/ H4 y+ l+ |7 I4 n
  现在挺普遍的,有一大群艺人也好,还有她背后的宣传团队也好,以此为美、以此为乐,有些人可能就觉得对她来说有媒体在报道她,不管是丑是美,有媒体报道她,她就心满意足了,她觉得目标就达到了,甚至于可能很多的这种,她的团队也认为自己做了一件特别了不起的事情,这是他们自己的标准、他们自己的理由。但是我觉得她离真正的宣传包装差得远,这些还是处于一种小闹剧,或者说完全不专业的一种行为,是一种走火入魔的行为。
6 n4 W& ^6 b' L7 g& A: C9 M$ n( k2 O; P
  主持人:9 ]/ t1 P' ?7 }% `% g9 e
" s' z, }+ R2 |7 b3 a$ o
  网上有一个调查,郭美美登上了《嘉人》杂志你赞同吗?其实非常一边倒,赞同,有新闻价值是争议人物9%;{词语被屏蔽}7%;反对,媒体应当有更高的价值观是84%。我想起在很多很多年前的时候在《财经》杂志上看到的一个专栏写到,说国外的媒体最怕什么?我说当然是怕虚假新闻了。每想到虚假新闻只排第二,第一怕的是冒犯,冒犯人群、冒犯道德观、冒犯{词语被屏蔽}的这种价值观,这是媒体最担心的一种事情。
+ i" C, b$ T( I6 L2 [+ B
" y  s; R  g# R  我想在看到这84%反对的时候,恐怕大家也可以去思考一些问题。我们还可以拿一个非常熟悉的人做一个例子,美国的老虎泰德伍兹,他的事情出来了之后,他也没犯法,但是很快的时间,就在两年的时间里,他原来有很多很多的赞助商,跟他签约的大企业,没想到没多久赞助商开始陆续地离开他,最后越来越少,纷纷以躲开他为自己的第一件要做的事情。然后他一离婚又赔给老婆很大很大一笔钱,成绩又上不去,{词语被屏蔽}在这样一种软氛围的情况下,让泰德伍兹为自己的丑闻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前不久,也就是7月份的时候,泰德伍兹才接到了两年来的第一个广告单,这个广告单还不是在美国,而是在日本,而且我仔细看了一下,是一个什么样的广告单呢?是一个治跌打药品的广告,当时说,这里是不是也有一种嘲讽的因素。$ ]* p) f5 d# T8 X
: H1 ^$ w; T, @
  还是重复一下那句话,总有一些东西是对的你就该去做,总有一些是错的东西,也许表面上你获取了利益,但真的就该做吗?可真的别让最后是“丑闻是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而低调反而成了低调拥有者的墓志铭”。这样,你会开心吗?
4 I' G9 k$ g$ f* j/ K) L) y) l+ K
- X4 ~8 z  a: j7 ]8 T  今天就到这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内乡社区网 ( 豫ICP备12007913号-2 

GMT+8, 2024-11-23 20:52

Discuz! X3.3

© 2001-2018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