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死了都要爱,仓洋嘉措的情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4 10:2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直很喜欢六世□仓洋嘉措的情歌,所以,“拓桑”这个原型一出来,就一直追文。可惜的是,后来,“拓桑”死了,变成了一朵佛花,永远留在女主手里——死了都要爱啊。我非常喜欢他的情歌,试举例几首,大家看看:1 c3 Y0 i( S  U+ d4 b
第一首是写杜鹃的:" G4 k5 x9 J5 g, I5 |7 R; W2 z4 e
山顶的青草已经枯黄,
2 \& P3 R7 x) \3 s; W山下的树木也已落叶,5 u5 R2 z5 L- c2 b% F7 [
飞往门隅的杜鹃鸟啊,) E, A7 _3 ^; f* g! B! R/ v0 Y
你若是燕子那该多好。
; M5 \! t& A6 h+ m杜鹃鸟从门隅飞迁,! f8 N2 X+ Q1 K; @; ^' F7 b9 t4 i4 W
为的是对神柏的思念,0 v, D! m- n- f! K6 E( s1 ^
神柏却表示出厌烦,
' P: Z2 U  ^1 U3 Y* ^' E杜鹃鸟只好回转。
0 }" `  |. x2 \杜鹃自古在我国就代表着很多伤心、泣血、故国、家园、相思等等含义,仓央的诗歌反复出现这个形象,可见年轻的他心里是十分苦闷的。. Y' J2 Q+ o9 n- \3 z
幼时的活佛在寺庙内的生活,许多人认为一定是过得舒适而又愉悦,无忧无虑的。但事实上,未成年的活佛的生活是受到严格的管束的。他们的行动没有自由,都要在一系列的规矩和限制范围内活动,而且活佛的地位越高,受到的限制就越大,他们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随便见,要遵守佛教“出家即无家”的教规以及一大套的清规戒律。这样的培养以便活佛们能够从小就能锻炼出优越的定力,有助于他们潜心修习佛法。他们幼年时都接受到严格的教育,老师们对他们的要求也都很高。幼童活佛们不但要学习佛经、宗教理论等,有些还要学习医术医药、天文算法、书画艺术、建筑雕塑等等,以便他们长大以后能成为佛学造诣深厚且学问渊博的宗教领袖。许多的幼童活佛学习都相当努力,小时候便在经典的学习方面具有相当的基础了。
0 N; Z; O! Y/ K" q8 N) o作者描写的“拓桑”,文武双全,精通琴棋书画,医药算数等,几乎无所不能,完美到了极点,跟上面所说的形象是基本吻合的。8 b, c- y, [0 C, e/ J) M# H$ |
几乎是没有人可以像仓洋嘉措那样写情诗,因为没有他那样的经历而没有他那样深至骨髓的渴望和无奈。他无奈地被逼成了出世的□活佛,无奈地被逼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只能站在神台上受还在世间修行的男女的膜拜。而他虽则虔诚向佛,却更渴望入世为俗人而得与心爱的女子厮守相爱。所以他如是写来:3 d9 A. K5 v- b: H7 U8 x. ^) O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0 t: }0 D4 c5 {5 a* p1 c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 }, G( C+ ^$ E, X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3 b" j+ }) x6 `$ k! M# _1 R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 m8 W! @+ c7 ^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 H  J. \0 C% F: Q: n) s) v/ _9 |2 J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 V$ R# h# h. D+ U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 E$ T% E& x( H" H) u) H! Y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 p7 E; i+ O- T1 t" o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6 t) j/ l' ~9 k2 _& u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 {0 L4 l* D' I% g' z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他的悲剧还在于:! v9 j& t+ g6 V5 h3 s  B
我与姑娘相会,山南门隅村里,鹦鹉知晓千情,千万不要泄密”。+ @$ Q+ v# ?& `1 ^1 F
  而事实上,在当权者的心目中,他却是:# T, J9 H, ]5 T: d7 o7 w: C
黄昏去会情人,破晓大雪纷纷,足迹留在地上,保密还有何用& F9 M1 j/ q; z: m
当种种非议与责难铺天盖地而来,拉藏汗借机向康熙皇帝奏书,陈述他的荒唐行为与自身身份的天壤之别。便被“废立”,年纪轻轻病死青海湖畔。* E4 u- w9 U* o+ y2 e4 N" a  f2 U
2 I& P0 @: D$ x, t0 k" u' h
  8 i( Q% C, |2 Z9 |0 G' l
 
/ o# D; [# c# h(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内乡社区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内乡社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70207996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内乡社区网 ( 豫ICP备12007913号-2 

GMT+8, 2025-4-9 06:15

Discuz! X3.3

© 2001-2018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