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博是媒体属性还是社交属性:从巨量贴故事说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5 05:49: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杭州19楼网站战略总监徐一帆讲过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是关于论坛中的“巨量贴”:
' j% x6 s6 W* d6 V- v8 o5 k/ E4 l, D; E* y) d
  一位漂亮的外地女孩在19楼上发帖,问自己向往杭州,想辞职来这找工作是不是合适?当然引起本地人欢迎声一片。很快女孩跟进说真的辞职来杭州了,但是钱不多,想问问租哪里的房子合适?接着是找到了适宜好房子,房东也好,很谢谢大家。/ s) x* A1 Z: W) q4 b" D. `8 c
3 j0 ]/ j7 u0 o4 t% r0 p# d
  几天后,女孩继续跟帖说发现与合租的房东习惯不和,犹豫要不要搬走。这时她还没有交租,问大家是不是要逃租?就在出去找房子的时候,杭州暴雨如注,女孩发帖说慌了!原来出去时天窗没关,大雨浇灌将屋内地板全淹了,这下房东拦住不让走,要求她赔偿。穷的叮当响刚来杭州找工作的她怎么赔的起?
. G$ s- ^* s8 d# r6 [5 U& V& V; u- u+ u) ?' ~3 @
  这个故事一路讲述下来,每个环节都是亮点,也具备了话题性和冲突性。将心比心,一个外地女孩来到一个陌生地方求职、生存,又碰到这么多问题,本身就值得帮助,或者能够引起同为打工者的共鸣。因此不断激发大批网友的互动热情,纷纷跟帖出主意。管理员也几次全站置顶,人气爆高一时。0 w- N3 {" z/ `- N, Z
* n- ^* Q8 d" \$ g) ^* O" A  l! E
  这个故事如果仅仅如此,其实也没什么意思了,一个帖子而已。你猜结局会是什么?出乎了所有人意料:# `7 }9 e# k8 v: B: z# c/ G3 M1 V

  y+ J& @7 s+ ~( n% D- E  雨停风收,房子的水退去排干,地板没事!此后帖子下面几百几千人站内私信问:什么牌子的地板?
# y  z& L  ]; e, c& W$ M% B6 ?- l6 i- k3 l+ A) g
  你猜到了吧?这是个一个策划非常牛、隐蔽很深的广告贴!
5 H# D: y6 u. }" ?) L6 p6 |( D9 w* j; E8 p; v
  徐一帆(腾讯微博http://t.qq.com/i19lou)将之形容为“巨量贴”,意即一个团队十几号人,花费很长一段时间策划推动一个帖子,并结合时事层层递进,用一个有趣的故事牢牢抓住论坛用户。这是好事情。不光这个故事,想想某年国庆期间的“小月月”神帖即可:海量而来的用户流量、跟帖。什么KPI都在瞬间完成了吧?8 s0 G# C) f  g/ a# U+ r
2 T7 E( c! V7 M3 z4 Z' N8 E
  但这也是最坏的事情。老徐形容,巨量帖出后,往往吓到了很多普通用户:哦,原来这才是帖子,我那点鸡毛蒜皮的事情都不好意思发帖了。
! Z7 o% w: P7 R5 ~& b1 a4 y: L' r/ l2 z
  听到这个故事,就需要反思微博。
: r1 P5 Z1 Z1 ~5 e. b5 L1 i' S( p1 H5 ~
  前不久,DCCI总经理熊伟当面拷问:微博该是媒体属性?该是社交属性?之所以问,是因为其中有本质不同。$ l/ e; T. x  e3 ?1 B! N6 @
1 |! l2 h+ U9 E% I( @
  如果打开自己的微博帐号,将收听和听众放大,会很容易发现其中是三类人群:一是自己的同学同事、亲朋好友。可形容为“同仁”。二是行业中人,或者相识或者曾有耳闻,甚至不相识但看内容和工作或有相关。可形容为“同行”。三是有兴趣,因为某种兴趣爱好而收听,或者纯粹觉得这个人好玩。可形容为“同好”。
& {0 S8 F* G  d% Q. p7 U: }5 u1 G& f" M$ v4 [
  在这三类人中,关系由强至弱。信息的传递也从强到弱。许多人会响应朋友的无聊呓语,却会烦躁厌恶一些非好友所发出的相关信息,当然,除了那些心有所动的事件。可以简单理解为:信息在关系链中流动。
' P, j/ L$ `" T  K% ~- c5 |$ J. y0 J4 r* o
  也因此,微博是信息外衣,核心裹挟着关系链。但,外衣不是全部。他一定不是所谓的媒体属性,那只是外衣。
8 B; l+ N5 L. L' g: o' v
: S8 K% V/ C0 S: g' k  强调媒体属性对于微博而言,会带来巨大的好作用,即如上述所说的巨量帖一出,流量、跟帖者众一样。但也会带来巨大的坏作用,便如那天一起聊天的清科创投董事总经理叶滨(腾讯微博http://t.qq.com/benye2000)的总结说:  w& C, {. A* ?! Q9 M' ^
( m7 F9 @+ s) |' [+ B
  “大事件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提升流量,但对普通用户的活跃度却有负面影响。想想也有道理,微博上今天有人约炮未遂明天有人打老婆被曝光,你才路上堵车俩小时都没脸发牢骚。”1 Q" T9 `% x# s. B0 ?4 g5 w# x

" e! N5 V$ A  n7 t1 h/ \  过去的7月份,第三方分享工具Jiathis数据显示(没法提供{词语被屏蔽}方面的可信的数据,因为都没有公开数据),腾讯微博和另一大微博都数据双双高升,翻了80%不止。观察Jiathis的数据可知,腾讯微博有过三次大规模高涨,一是春节期间(用户从大城市回到家乡带来的口碑效应和春节期间广告攻势,这一涨势直接覆盖过4月份)、二是6月份(腾讯开放大会),三是7月动车、郭美美事件。用户和数据增速几乎都是80%以上,超过任何一家{词语被屏蔽}化产品。
. m4 O' ~0 G% w% t
1 u% X- ^' z$ |# _0 e  但到了8月份,几大微博增速却都不约而同回落。不管是腾讯微博还是另一家微博,在Jiathis中的占比都略有下降,这一回落到了9月份还在延续,其中原因部分源于快速发展后的微博需要时间来夯实基础,也需要想办法拉动这些用户巩固强化自己的关系链。部分源于大事件的后的用户疲倦,与大事件无法接续。你总不能指望天天郭美美,就算是,也会疲劳了对不对?这其中,因为自己能看到腾讯微博的后台数字,感觉到大事件带给腾讯微博的增速更快(仍以Jiathis数据为例,年初至今腾讯微博从2%增至7%。参照系则是缓慢下降),而回落速度则慢于{词语被屏蔽}平台,即是关系链发挥的作用。) j" G# `3 P1 u8 |8 V5 B& j( {
# U7 g- {, O) [1 A% k& T) |0 ?
  尽管如此,依然会有人问:为什么我还是觉得某地方好?/ [8 r, }; i6 t$ s6 g: i' J) {/ F4 s
6 [6 O6 l5 G" F2 W- a" a$ L
  没什么的。你觉得哪好就在哪玩好了。在这里,任何对比都没有价值。因为如果你的关系链已经在某地形成并巩固,那么别的地方再像花一样漂亮,也丝毫入不了你法眼。同样从这个关系链角度看,用户面对的平台援引MSN还是QQ关系链,也会决定优劣与融入的简易程度。
+ Z% J  [' Y! e3 ~3 b" A7 {0 @1 I( k
( z! d) `' a$ l4 D4 R  不过,聊这些务虚的问题有什么用?微博是媒体还是社交属性对于用户来说有什么用?
6 E, ]) L  Y% E: |2 g# f2 O+ d( J5 f& a; C! ~7 y
  也没用也有用。一是如果有个清晰的判断,对两大平台后续动作的判断就不会偏差太大。二是经常听许多微博创业公司聊自己产品和思路,部分总是觉得怪怪的。后来才发现,他们对于微博的基础理解不同,因此走出了迥然两条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内乡社区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内乡社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70207996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内乡社区网 ( 豫ICP备12007913号-2 

GMT+8, 2025-4-17 12:57

Discuz! X3.3

© 2001-2018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