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炳焘为修县衙募集三万余金 ; i ?8 ?5 r+ k7 c* c7 E# B) P
内乡县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座县衙博物馆,有“龙头在北京故宫,龙尾在内乡县衙”、“一座内乡衙,半部官文化”的美称。县衙已成为内乡的象征,内乡的骄傲,内乡的财富,而其主持营建者清代正五品知县章炳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人物。
, v+ w: `/ P4 g3 y 多年来,章炳焘何以能在五年之中修建规模如此宏大的县衙,经费从何而来,上级有无拨款,对百姓是否摊派,总共花费多少银两,始终是困扰在县衙研究者心上的一个难解之谜。然而,近日一次不经意的发现,却解开了这一历史谜团。: P! L H: k. F
日前,笔者为证实一个民国县长的名字,获得了原赤眉小学校长孙建成赐赠的“王时若先生褒德碑”碑文的小册子,其主碑碑阴“王时若先生德行碑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y7 \% O6 R. @0 V: ? ~* S
岁辛卯,邑令章炳焘见我县向无试院,而义仓衙署亦多毁于兵燹,乃商之绅首,捐款修理,公身劝募三万余金,又自认三千金以为之倡,大工遂得次第告竣。
+ \' x. U" M) T; w, y 这段文字可以证实,章炳焘为筹措修建县衙与绅首们商议捐款,公(时若)带头捐银三千两,总共募集三万多两白银,使衙署、义仓等工程先后完竣。
. z3 s4 M5 W# w& i% J 之后,笔者又在县衙博物馆领导的支持下,亲赴赤眉小学现褒德碑所立之处考察并拓片,以上文字清晰可见。至此,章炳焘修县衙经费来源之谜已正式揭开。章县令发动绅商捐款力度之大,数量之多,可能成为修建县衙的主要经费来源。由此证明古代地方衙署的修建,没有专项经费,全靠地方官自筹,而发动绅商捐款是州县官们采取的主要举措。& z$ H2 u- o) {4 J9 S4 U
王时若名希孔,内乡赤眉王营人,是清末民国时内乡的大豪绅,他富不忘贫,俭约自身,经常资助穷苦百姓,他热爱公益事业,经常慷慨解囊,竭尽捐助之事。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他一人捐款在赤眉建起小学、师范两所学校,是内乡开创近代师范教育的第一人。( N$ }7 {1 x& N$ ^. z
1929年王时若病故后,县邑绅商教诸界公议为他建牌坊一座,立于赤眉镇南门外,名曰“褒德坊”明间横匾上有民国总统黎元洪题写的“乡国垂型”四个大字,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有碑文、楹联诗词数千字,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可惜在文革时被作为“四旧”而被推到。2008年赤眉小学百年校庆时,为缅怀这一捐资办学的创始人,时任校长孙建成及原任校长张周林几经寻访,在四坪村一机井上发现了这一石碑,经多方协调移立于赤眉小学校园。% c# ]' A& N: z" S0 Y/ I
8 _1 |, _! q6 { R, X% V(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