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 Q5 a* q2 y1 E0 P, Q5 x- W3 Q
作为局外人、观察者,笔者一直在思考,各种不同的电商模式,到底孰优孰劣,谁才会代表未来的方向?有些表面看起来很“傻”的公司,背后的真实逻辑是什么?
- Y$ ]2 X/ V ]' U: A% w 随着业界格局日渐清晰,笔者头脑中的逻辑渐渐连接起来了,也终于对这些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解。本文将会对国内几种主要的电商模式,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4 w) b% P; d5 I! `7 L9 x# ?
纯粹平台模式(淘宝、天猫)( n7 m, R9 @9 z2 [
马云前不久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曾表示他对竞争对手感到可惜,因为他们没有走对路。我想,纯粹平台模式(为了区别于下面的{词语被屏蔽}模式,所以加了“纯粹”)应该就是马云心中所认定的正确模式。6 @5 ?0 t2 A: x* A6 v0 _0 T
笔者也认为,这确实是最优的一个电商模式,如果每个公司可以自由选择模式的话。为什么这样讲?电子商务兼具零售和互联网两个行业的特点。从零售行业角度讲,玩家主要分为商业地产商、零售商、生产商三大角色,零售商、生产商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有商业地产商稳坐钓鱼台,因此如果能做地产商,估计没有人愿意做零售商和生产商。再从互联网行业角度看,互联网遵循721法则,即行业龙头占70%市场份额,老二占20%,{词语被屏蔽}所有公司加起来占10%,由此可知,做一个网络上的地产商,是有多大的价值啊!因此,马云认定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W+ T1 w. ~6 I5 p8 ?# D
纯粹平台的盈利模式其实很简单,服务费+交易佣金+广告,简单粗暴。为什么淘宝自己不做交易?很简单,直接做交易成本太高了,不划算,而且还会和平台客户的利益发生冲突,所以马云绝不会做自营。* u# X4 U' P# q5 O2 I4 x
自营+平台模式(综合B2C,如京东、1号店、亚马逊)
: ]8 d2 @( U$ C+ t% f. s @ 以京东为代表的B2C公司,大致都走了一条殊途同归的路——从某一个垂直品类B2C出发,横向扩张成为综合类B2C,然后再纵向扩张,提供marketplace平台服务。这条路径其实可以反证平台模式的正确性,因为对手的模仿就是最大的肯定。
4 \; t/ f. X) ~9 b2 [3 K 在这个路径的不断变化中,企业的盈利模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在垂直品类B2C阶段,企业赚的其实是卖货的钱,这个时候还真不一定会亏损,因为企业会量入为出地过日子。而在横向扩张阶段,玩法变了,企业开始赚VC的钱,商业逻辑是为了明天的美好,牺牲今天的幸福,这个阶段的公司基本都开始亏损。而到了第三个阶段,企业就开始赚供应商的钱了。与纯粹平台模式现款现货不同,B2C平台的marketplace基本上都有较长的账期,B2C平台可以占用大量供应商资金,通过短期投资获利。
1 {- F0 S2 N( f V+ i8 g4 J0 ]0 F 顺道提一句,为什么有些B2C喜欢建仓储物流?公开理由是为了改善客户体验,可以给平台客户提供服务,但懂得中国商业的人应该明白,发展电子商务对于地方政府是一个非常漂亮的政绩,电商公司以此为由获得专项资金支持、低成本土地、税收减免才是真正的实惠。* p$ q& l: x- v) s: i(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