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9 08:41:51
|
只看该作者
低效的管理8 i6 w7 @9 r1 l$ M/ J! C( B" B2 u6 o
8 f) {8 O7 g3 ?2 m( [ 与Twitter、Facebook都不完全相同的新浪微博,当务之急似乎是找到一个清晰的产品方向,但低效的内部管理此时成了新浪突围的另一块短板。
9 }" r: a& R4 k$ h E1 M I6 d% O' E
$ Q. w% E& b) m 由于股权极其分散,新浪与百度、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不同,一直以来缺乏一位灵魂人物。王志东时代的新浪一度7年之内更换了五任CEO,直到2006年曹国伟上台方休。CFO出身的曹国伟在治理新浪期间,公司治理逐步走向稳定,他极具魄力地将微博定义为和新浪门户网站一样重要的战略级地位,成功地吸引了海量互联网用户,也带领新浪完成了中国互联网的首例MBO(管理者收购),使新浪管理层真正在董事会掌握话语权。不过,尽管被称为中国互联网界最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曹国伟并没有及时对新浪内部整体架构和管理流程进行清晰的梳理和改进。3 Q) L' _: |. E- U. Q9 e
: |- k( `4 i3 r8 c1 g- g B6 L
曾在新浪微博工作的一名工程师告诉《新财经》记者,“新浪没有研发传统,在公司内部,运营是更强势的部门。新浪的高层虽然兢兢业业,每天加班到很晚,但中层却只能用一个‘混’字来形容,工作不催没有人会做。”离开新浪几个月,在他任上未完成的工作和产品开发至今仍处于无人接手的停滞状态。新浪另一名产品经理则告诉记者,“新浪内部晋升凭资历,而不凭能力,这使得一些产品开发由不懂产品的老员工领导。” e( U6 D) q5 L0 N) f l3 m
% _3 [, x: l0 T6 B; c
这一现象也印证了两年前IT观察家程苓峰的判断:“现在可能是新浪历史上相对士气最高、内部最团结的阶段。”当新浪微博的地位初步奠定后,管理上的矛盾开始凸显。作为财务运营高手,曹国伟缺乏对新浪微博战略上的整体思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不能从管理、产品研发、激励机制等角度对新浪进行继续改革,未来的新浪将更难与对手拉开距 离。6 ]5 [3 d2 ]3 r3 O, {9 H. y% i$ E- G$ s8 N
, T, }3 I a! l: s+ m* F 追兵腾讯
. ]2 s: t* h* _) w% x+ D
0 j" ^1 ^: j0 \ 在KPCB(凯鹏华盈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合伙人周炜眼里,新浪微博活跃度正在严重下降,不但是质量下降,数量也在严重下降。
0 y' T- Z7 K% r- a7 ~' e+ V3 U& [, x
新浪的财报似乎并不支持这一判断,数据显示:第二季度活跃用户占比达10%,共3650万人。不过这一数据并不惊人,反观腾讯,早在2011年第三季度,其微博活跃用户就超过了5500万人。依靠QQ这一天然的社交关系链,腾讯微博始终重视熟人关系与社交,其品牌号召力虽然不如新浪,却赚取了更多的真金白银。此外,腾讯在游戏、电子商务等方面有很丰富的运营经验,可以与腾讯微博直接对接。新浪既缺乏成熟的游戏和电子商务资源,也没有完善的支付体系,基于社交关系上的商业模式探索,并不被外界看 好。1 U, u+ r' u3 j/ d ]
/ v0 N' b( _6 `' F5 Y. Q 王煜全认为新浪最强大的对手正是腾讯:“新浪就像羸弱的宋朝,只有新浪微博这一道关卡,万一失守,很可能彻底丧失互联网第一阵营的地位。腾讯则是骁勇的金兵,坐拥游戏等赢利奶牛,随时可以回到大草原休养生息。”手握QQ、微信、微博等多款杀手级应用,腾讯正在等待新浪犯错的机会。% n" I9 I5 x5 y6 e/ Q
, f) y, _& c8 C0 n
如何压制竞争对手?在新浪内部,员工们被告知,新浪必须开放,打造一个互联网生态圈,完成从门户网站向平台型公司的转型。这就意味着新浪微博不能只是一款简单的互联网产品,而应成为众多产品的平台基础。分别和新浪、腾讯打过交道的王煜全表示,对开发者而言,新浪是一个足够开放的平台,腾讯则是假开放、真封闭。实力并不强大的新浪必须倚重开发者,在曹国伟的计划里,他希望通过微博用户平台建立一个强势的生态系统。如果成功,新浪微博会成为将众多互联网应用维系在一起的核心,并借此打造一个用户、广告客户、新浪共同参与的商业体系,衍生出更多商业模式。
. }4 `' m( F4 ~( E: H1 e4 s, ^
3 r. C" @4 ^7 o& z' X- i2 u) j 但平台不是一天建成的。开放平台计划推出至今,鲜有让人惊艳的应用问世。新浪内部工程师告诉记者,“平台的建设是放长线、钓大鱼,短期内不可能为新浪带来大量收入。”与此同时,微博和平台之间没有建立起必然的联系,新浪宣称开放平台上的应用数量已超过20万个,但记者在新浪微博应用广场上看到,首页显示的一站到底等第三方热门应用参与人数不到12万人次,相对于新浪微博的3亿用户,用户比例不到0.04%。
! i, Y1 l/ k) Q0 H0 z, w7 a/ l* [3 u! V2 E4 x P$ k% m
开放平台的开发者也并未真正受益。开发了第三方新浪微博客户端Weico,并积累了200万活跃用户的eico公司创意总监张卷益告诉《新财经》记者,“Weico已经获得了风险投资,短期内并不着急赢利,但产品本身从新浪开放平台并未获得任何收 入。”8 H( e' K. I% X6 b4 P- Q
) @; F/ j6 F, ]7 b9 }9 n" `& i 流量变现的方式不清晰,使各大投行对新浪的估值评估争议也很大。10月10日,瑞信将新浪股票评级评定为“跑赢大盘”,目标股价从81美元调整至78美元。大摩则授予新浪持股观望评级,目标股价60美元,与一年半前新浪股价最高峰相比,下跌超过一 半。+ F, ?. H% e: y, E( p) ~3 q! ^3 S) @
3 M! F0 T/ ], D0 | x1 S Z
面对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将公司前途命运押注在微博上的新浪如今已没有回头路可走。8 u5 {; h5 ?( 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