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牛古镇—内乡夏馆,憧憬在熏熏觅觅之中。% C4 q) x5 ]% d/ G! j# S* H
周末,骄阳一缕,云淡天高。& m" i! N: k3 _3 O- ]- t `- V
凝视中寻觅着那刀光剑影的硝烟和沉积下来的痕迹。思绪放飞在远古,眼光却在眼前。历经沧桑,世事难料啊!
1 o/ Z, K# x* I" U3 y9 g 史料记载,至咸丰年间,夏馆镇已成为内乡西北山区贸易中心,集镇位居白崖河与黄靳河交汇之处,每到汛期,洪灾不断。0 N& c2 D$ _3 Z
据悉,当时的地方绅士刘凤威、张珊、刘守正等倡导修筑寨墙,历经数年修成。原寨墙高8米,东西长1250米,南北宽750米,周长2500米。建置寨门四道,砖木结构,高楼巍立,门首各嵌石额一方。东门曰:“湍水环抱”,西门曰:“嵩华拱卫”,南门曰:“菊潭在望”,北门曰:“秋林胜迹”,其间:东门——北门——西门的一段,墙外并为渠水环绕。
/ i2 e. e) p4 H0 E' |& \ 改革开放以来,夏馆寨历经三次重修,在最后一次修整时,即民国36年(1947年)将西寨门的“天池辉映”改曰“嵩华拱卫”。同时为便于居民生产生活,特于南门与西门之间辟建了“小南门”,题曰“菊潭月朗”。 % N7 ]! ~# J8 G
为建设新型旅游生态古镇,实现古镇经济繁荣与特色文化兴盛共赢,新一届的夏馆镇政府领导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历时月余,对古寨城门进行了修缮修复。县文化徐局局长亲自为寨门书写了“嵩华拱卫”四个大字。 $ n) w/ ^# ?/ e) v7 j# p, E8 P
不知不觉中,来到了西河中桥上,一桥飞堑,荡漾悠悠。随着摇摆的频率,漫步在桥上,眺望着两岸迷人的风景,流水潺潺,心境更加宽阔了。
# G) i" R+ S$ p1 E$ O) j- ] 悠哉游哉,漫步古镇,踏在青青的路上,感受古镇的悠远,领略时尚的风景。
0 {8 {% J6 c0 Y, ]9 _1 k! k$ N 天气晴朗,热风拂面,古道西风,自由自在地散步,寻觅、探索古镇的沧桑,感受古镇的时尚,体验休闲的生活。累了,寻觅在一阴凉处,漫步到西河社区一户茶社的大伞之下,要一杯绿茶,坐一把藤椅,品茶铭香,随着淡淡的幽香袅袅而起,古镇沉浮,沧桑巨变,人生达观,都在话题之下。
- M& ?+ N" A4 x& Q4 l. u 夕阳西下,湍河的河水在静静地流淌……! F5 W1 ^/ l) \ R( l3 }7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