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联作为国内唯一的银行卡组织,肩负着行业监管的重任。其对于违规行为的约束力度不断加大,每一次的整改通知都给支付行业带来深重的影响。可谓一纸文件足以封杀数十万违规POS,此次新政必将触发一些列连锁反应,目前部分POS机构正在密集评估影响及承受能力,同时也有部分POS机构已经在上调用户刷卡费率及大幅整改商户,要求POS代理商补件!6 h# m/ Y) x" `- ~9 w9 N
随着银行卡清算市场的开放,银联铁饭碗将会逐渐丢失,因此提前布局,通过其现有掌控力及银联规则收拾不听话的POS机构,捍卫其一统江山的格局有其必然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纠正行业发展的不正之风!* ^5 N- m6 r* p* r/ p1 q
这些年银联发布的哪些政策!' L2 ]- C j5 T: V* h
2012年12月19日,银联向各家银行发送《关于规范与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业务合作的函》,号召成员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开放接口进行清理整治,将银联卡业务上收至总行,最终推动非金机构统一接入银联网络。但这一举动并未收到明显成效。
2 N9 U8 t3 h/ X& ^2013年4月,银联通过了《银行卡受理市场秩序规范约束与奖励机制实施细则》,再次强调:"收单机构未通过中国银联开展银联卡跨行交易和资金清算业务的,应向中国银联支付违规跨行转接银联卡的违约罚金。"1 X1 [3 c$ V D7 N% z
" c6 S/ e# _: b2 p$ O% R) a
2013年8月银联推出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维护成员银行和银联权益的议案》,督促各成员银行统一行动,逐步将非金融机构银联卡交易全面迁移至银联网络,并首次明确提出了实现该目标的时间节点0 j' }0 H8 j2 K/ _7 b! K1 X& r
9月起,各成员银行停止向非金机构新增开通银联卡支付接口,存量接口上不再新增无卡取现、转账、代授权等银联卡业务
& u# A- E" C6 w% }" `: ]3 Y0 z4 _2013年底前,非金机构线下银联卡交易以间联或直联模式一点接入银联网络,商业银行不再保留其与非金机构银联卡线下交易通道。2014年7月1日前,实现非金机构互联网银联卡交易全面接入银联2 [, o# z2 m- `8 m6 D7 |
2014年1月,中国银联发布紧急风险提示,有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带有预授权功能的POS机进行高危风险交易,导致发卡行利益受损,严重影响了正常的金融秩序,责成各家收单机构自查并严控风险。7 z) U; v4 E/ {
2014年8月中国银联业务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银联业管委)近期下发的《2014年上半年银行卡受理市场规范工作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确认违规商户46万户,占活动商户的5.84%,全国实施约束商户约19.7万户,约束金额高达3.56亿元。
& e. |- K' Q8 p4 X5 y9 I! E$ I
# F. b1 _* ? J$ R& x; @2014年11月份发出《关于进一步明确违规整改相关要求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成员机构准确报备绕银联转接交易迁移信息,并且明确要求截至12月24日,至少要完成迁移所有绕银联转接交易量的90%,12月31日完成所有迁移工作。, V7 h# h* ?+ Z
银联意图规范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直连情况,将绕过银联的业务逐步迁移至银联平台。2 i! W9 z. {) K& E
通知明确提出各阶段第三方支付绕银联业务的迁移进度指标,要求11月30日至少要完成所有绕银联转接交易量50%的迁移工作,12月10日不低于65%,12月17日不低于80%,12月31日完成所有迁移工作。! z& _5 M& \. J( c( ]
银联要求,各机构须于11月13日16:00之前将绕银联转接信息报备至秘书处,连接银行信息细化至分支行,注明收单接口、日均交易量,将所有绕银行转接交易量平均至各阶段迁移;同时补充报备存量商户信息。, O& ?1 e5 ]; N1 u) K3 }
中国银联又被推至风口浪尖刻。
& n# X2 O7 u9 `' ~11月12日,中国银联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违规整改相关要求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37家从事线下收单的成员机构准确报备绕银联转接交易迁移信息,要求截至12月24日,至少要完成迁移所有绕银联转接交易量的90%,12月31日完成所有迁移工作。5 R, z& x j" B" S
先来厘清几个关键点:, X* G: D, t' M/ h S5 F7 r
1,这篇通知针对的线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所以跟支付宝、财付通没啥关系。线上支付宝和财付通都在直联银行,银联根本管不了。此外,中国银联的控股公司银联商务亦名列整改名单。
) S' ]6 I) }6 Y. R' M2,银联还能“垄断”吗?
7 n. r) u/ [( g, ~答案是不能。10月29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决定,要求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中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这意味着未来将出现和银联并列的银行卡清算组织。5 |' E- T& c' D+ S4 ^$ Z$ T
目前,已经有工行、通联支付等对建立线下银行卡组织表示了兴趣。但是,在线下市场,短期内很难再成立一个匹敌银联的银行卡清算机构。
; S# g) D, m g2 }而在线上,支付宝则是银联难以企及的对手。目前,支付宝已经跟国内外180多家银行以及VISA、MasterCard。国际组织等机构建立了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成为金融机构在电子支付领域最为信任的合作伙伴。就实力而言,支付宝、财付通其实已经成为“互联网银联”。
?, u" N2 w( p- u2 C. Q9 D3,为什么银联还能阻挠第三方支付直联银行?& q, R; A1 x4 ]; I- C/ P, n
这个问题和第2个问题是两个问题。此次被银联要求整改的第三方支付机构,都是银联的成员单位。而根据加入银联网络时签订的商业协议,必须遵守卡组织业务规则,即《银联卡业务运作规章》,成为银联的成员单位,银联卡的交易就必须走银联的清算通道,VISA和万事达也有类似的规则,而且一旦发现违规,罚则比银联先行的规则严厉得多,甚至取消收单资格。其实,如果第三方机构如果不再成为银联的成员单位,不再收单银联卡,就可以不受银联规章约束,就可以直联银行了。) ]# h) [( }9 u# | Z
而作为主管单位的央行也在寻找银行、银联、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利益平衡点。去年7月,央行正式公布了《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该办法26条似乎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单机构)直联银行开了口子:"收单机构将交易信息直接发送发卡银行的,应当在发卡银行遵守与相关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协议约定下,与其签订合作协议。"但是,注意,该条款同时也强调发卡银行要遵守与相关银行卡清算机构的约定协议。# [2 e0 S9 G9 A) w7 e, Q3 I
4,成为银联的成员机构,就要受到严格的制约,为什么第三方支付机构还是对银联不离不弃呢?4 k$ ]" ^' d' K/ ^, P, M9 _
首先,中国发行的银行卡几乎大部分都是银联卡。看看你的银行卡片,如果带有红蓝绿的银联标识和“银联”字样、卡号以62开头,那就是银联卡,目前银联标识卡已经有40多亿张。当然,中国的银行也会和国外银行卡组织VISA、万事达合作发放这些卡组织的卡,这些银行卡也有数亿。. j4 Z: a: F/ R' s, Z1 X
40亿银联卡以借记卡居多,很多都是没有交易的睡眠卡。而双标卡着几亿几乎都是信用卡,活卡率很高,但是这些非银联卡毕竟还是少数,所以37家线下第三方支付机构也不敢轻易和中国银联说88。& f- m, V; O( [: m4 n/ Y% S
第二,事实上,和线下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达成直联的银行还是少数,那么中国有多少家银行呢?截止2011年底,中国共有2家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5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家城市商业银行,212家农村商业银行,190家农村合作银行,2,265家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银行等。当然,前20多家规模较大的银行,其实占据了整个支付市场份额的九成。8 c+ {% {, \" _; F6 y* t3 v
因此,目前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较为实际的选择就是,能够直联的银行就部分绕开银联,直联银行。但是就算第三方支付机构和某银行达成了直联,也只会把一小部分交易直接送农行。如果大部分直送银行,银联很容易就发现了,怎么可能你收单的商户某银行的比例这么低?作为银联的成员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也知道需要遵守商业协议,断然不敢明目张胆,都是偷偷摸摸直联部分业务。而大部分没有直联的银行,自然全部走银联通道!6 T( B& v2 K. u/ |7 }& w& @
除此之外,第三机支付机构之所以愿意连上银联,不仅仅是使用银联通道,还有品牌的原因,毕竟,银联到目前还是中国唯一的线下银行卡组织。
% L" A9 V$ q% a5 ^
|
|